春季开学以来 线上股票配资门户
诺如病毒性胃肠炎、猩红热等
校园常见疾病在儿童群体中多发、高发
孩子感染导致发热后
不少家长主张让孩子通过静脉输液退热
关于“孩子发烧输液好得快”的传言屡见不鲜
2月28日,记者采访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内科门诊主任李淑华,她明确表示,这一做法并不科学,并呼吁家长理性看待儿童发热问题。
李淑华指出,医学界普遍主张“能口服不肌注,能肌注不输液”的原则。输液并非退烧“特效药”,孩子发热后,一般通过口服药物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即可恢复正常体温,盲目输液会带来不少风险。
李淑华表示,长期采用输液的方式治疗疾病,会大大增加患静脉炎的风险,还可能损伤肾功能。“输液虽能短期缓解症状,但看不见的损伤可能已悄然发生。”她说,输液过程中,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等可能危及生命的严重过敏反应,补液速度过快也可能引发恶性心律失常。
她解释,发烧本质是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正常反应。孩子通过口服补足水分与电解质,合理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,即可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感。“如果孩子出现精神萎靡不振,长时间昏睡或哭闹不止,意识模糊,烦躁不安或抽搐(高热惊厥),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时,则要及时就医。”
图源:视觉中国
还有家长认为“捂汗可以帮孩子退热”,李淑华表示这一做法并不可取。她谈到,儿童体温调节能力较弱,捂汗会阻碍散热,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,甚至引发高热惊厥。同时,捂汗会加速体液流失,可能导致脱水,进一步影响体内循环功能。
关于近期高发的诺如病毒性胃肠炎和猩红热,李淑华提醒,这两种传染病在3-12岁儿童群体较为多发,孩子感染猩红热细菌时可能会出现高烧、扁桃体化脓、全身红疹(疹间皮肤潮红)的症状,要及时就医。感染诺如病毒时,可能出现频繁呕吐、腹泻、低烧,要警惕呕吐腹泻导致脱水。
李淑华提醒,儿童发热不必过度恐慌,科学护理是关键,家长们要避免盲目输液,关注孩子整体状态,及时识别危险信号,必要时及时就医。
来源:南方网
记者:黄小殷、王子瑜
编辑:小舟、小麦
校对:梁洁萍 线上股票配资门户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国家认可的配资公司_股票网上开户_联华证券炒股杠杆观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