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昆山股票配资
谁能想到
28岁的健壮小伙会被一场
突如其来的健康危机击垮
先是发热、头痛
呕吐、腹泻接踵而至
尿量也越来越少……
医生关键一问:"最近接触过老鼠吗?"
一切都始于看似平常的发热、头痛。倪先生(化名)本以为只是小感冒,吃了退烧药就没放在心上。然而,病情却急转直下,呕吐、腹泻接踵而至,尿量也越来越少。家人察觉不对劲,火速将他从当地医院转到浙江省人民医院肾脏病科。
展开剩余83%肾脏病科汤俊达主任医师接诊后,立刻展开详细检查。倪先生颜面潮红,像喝醉酒一样,前胸皮肤上还布满细小出血点。即便头痛发热有所缓解,血压依旧居高不下,血肌酐值更是高得吓人,肝功能指标严重超标,还伴随着感染和血小板减少的问题。
结合病原体筛查中汉坦病毒抗体 IgM 阳性的结果——这可是判断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重要标准,汤主任心里有了底,立刻追问:“你最近有没有接触过老鼠?” 倪先生仔细回忆后表示,办公室里老鼠频繁出没,常常能看到它们到处乱窜。“你这是误食了被老鼠污染的食物或水,得了肾综合征出血热,还合并急性肾衰竭。”
这个答案让倪先生和家人惊出一身冷汗。“多亏您及时发现!那现在该怎么办?” 汤主任耐心解释:“幸好发现得还算及时,现在需要立刻进行血液净化治疗,清除体内毒素,减轻肾脏负担。同时配合药物控制感染和并发症。只要积极治疗,很快就能好转。” 一家人赶忙点头:“不能耽误,听您的!”
在汤俊达团队的精心治疗下,几次血液净化后,倪先生的病情逐渐稳定,肾功能也慢慢恢复,最终顺利脱离透析出院。
肾综合征出血热 究竟是什么?
肾综合征出血热,又称流行性出血热,这是一种由汉坦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传染病。
> 主要传染源:鼠类,像黑线姬鼠常在野外活动,褐家鼠则喜欢在厨房等地出没。
> 病毒传播途径:接触老鼠及其排泄物,通过皮肤、消化道、呼吸道都可能感染,甚至还存在虫媒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。
这些症状一定要留意
> 潜伏期:感染汉坦病毒后,潜伏期一般 7-14 天,很多患者前期没有明显症状。
> 典型表现 “三红三痛”:颜面、颈部、前胸发红;头痛、腰痛、眼眶痛。除此之外,发热、出血、肾损害也是常见症状,部分人还会出现消化道不适。
> 病程:通常分为发热期、低血压休克期、少尿期、多尿期和恢复期,但轻症患者可能不经历完整过程,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,甚至可能多器官衰竭,危及生命。
科学治疗是关键
肾综合征出血热会引发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。病毒损伤血管内皮,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、出血,进而引发组织水肿、低血压等一系列问题。多种因素共同作用,让肾衰竭不断加重。
治疗的关键在于 “三早”: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主要采用液体疗法和对症支持治疗。虽然没有特效抗病毒药,但发病早期可用利巴韦林治疗。少尿期患者用利尿剂,严重肾衰竭或危重患者则需要血液净化治疗。
倪先生正是通过及时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,清除炎症介质、纠正紊乱,才成功康复。
鼠出没注意!如何预防?
春季是老鼠的第一个繁殖高峰期,尤其是在4-5月,老鼠活动频繁,防鼠灭鼠是重中之重。
流行区的户外工作者等易感人群,建议接种灭活疫苗。日常生活中,一定要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污染物,野外活动更要小心。同时,严把食品卫生和贮藏关,不吃被老鼠污染的食物,从源头切断病毒传播途径。
肾综合征出血热虽然危险
但只要掌握相关知识
做好预防和科学应对
就能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
远离“老鼠病”的威胁
肾脏病科
浙江省人民医院肾脏病科为浙江省重点创新学科、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、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。诊治疾病包括:IgA肾病,急慢性肾小球肾炎、隐匿性肾炎、过敏性紫癜肾炎、糖尿病肾病、高血压及高血压肾病、肾病综合征(微小病变肾病,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)、膜性肾病、急慢性肾功能衰竭/尿毒症、泌尿系感染、妊高症肾病、多囊肾、狼疮性肾病,高尿酸血症、尿酸性肾病、痛风性肾病、泌尿系结石,遗传性肾小球病如Alport综合征、Fabry病、薄基底膜肾病,各种遗传性肾小管疾病,药物、毒物及各种理化因素性肾损害等肾脏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,末期慢性肾衰的肾替代血透/腹透治疗。
汤俊达
浙江省人民医院肾脏病科主任医师
擅长:慢性肾小球肾炎;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肾病;急性肾损害;血液透析;复杂性泌尿系统感染。
门诊时间
朝晖院区
精英门诊:周三下午
专家门诊:周二上午、周四上午
越城院区
专家门诊:周五全天
部分图片来自摄图网及网络(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发布于:浙江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国家认可的配资公司_股票网上开户_联华证券炒股杠杆观点